信息详情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矫直机校准工序说明

矫直机校准工序说明

工作辊没有调整系统,因而不需要校准。但是作为四个主液压缸校准的前提,需要上工作辊没有被扭曲。这里有三个区域用来检查上工作辊是否被扭曲。抗弯楔块校准之后就是抗弯系统。上区域配套于抗弯系统,下区域由下工作辊确定,也就是与下辊之间的辊缝。如果某些工作辊相对于上工作辊的公用零线有些许偏移,那就需要确定这些偏移量。把这些值作为PC模型的输入量,然后可以对此进行补偿。这个测定应该在厂家进行进而校准它,相当于对下辊进行测量并校准。只需要一个足够长的单根直规来检查全部的辊缝区域。
将下辊复位,在磨辊间依次进行下列检查和调整工序。如果要对下辊进行某些机械改变,可以不用检查已经在矫直机里面安装好的辊子而直接进行该工序。
1.将两根直规用螺栓把紧到装配好的辊座出入口两端(加入相应的T型垫)。此时带楔块的液压缸完全缩回,位置传感器输出为“-5mm”。
2.第二根直规放在已经准备好的两根直规之上。
在第二根直规与下辊上表面之间产生间隙“S”。“S”应该是1.986mm。工作辊直径是211mm和210mm的除外。不可能对这种直径做出完全的补偿。这个缝隙“S”将会是2.138mm和3.154mm。每一根矫直辊的上沿都应该调整到905.014mm。直径为211mm和210mm的除外,这会使矫直辊的零线下降。这些差别将通过对四个主液压缸的校准而得到补偿。以上调整的实现均由调节缸和其必需的行程“W” 来完成。此时必须检查基准尺寸“B”。
3.拆除接合套筒。
4.垫入压板并观察移动方向。将防松螺母向后旋至挡销(直径50mm)。
5.把液压泵连接到调节缸上。
6.操作调节缸(行程10mm),并旋至压板。重复该操作直到达到尺寸“B”。
7.液压泵卸压。
8.拆除液压泵。
9.拆除压板。
10.复位调节缸直到112.5mm(接合套筒)。
11.旋紧防松螺母顶住调节缸。
12.重装接合套筒。(图/文

我们会认真查阅您反馈的每一个问题,并尽快给您答复,在这里您可以提出遇到的问题,也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和想法。

问题与建议描述:
为了让您尽快得到反馈,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:
验证码: